所有分类
  • 所有分类
  • 山东县志

山东省潍坊市《民国潍县志稿》全四十二卷 常之英修 刘祖干修纂PDF电子版地方志下载

地区:山东省潍坊市地方志
书名:民国潍县志稿
卷数:全四十二卷
作者:常之英修 刘祖干修纂
版本:民国三十年(1941年)刻本
格式:据原书原貌彩色影印 高清PDF电子版下载
类型:中文稀缺古代古籍善本地方志史志县志PDF下载
大小:171.03 MB
页码:1572双页
山东省潍坊市地方志,民国《潍县志稿》刊印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民国志稿为42卷铅印本,100余万字。卷内有图照213幅。另单设地图一集(自“古代暨秦地图”至“明清潍县大势地图”共15幅)。该志稿记述内容涵盖:叙录(万历志序、康熙志序、乾隆志序、修志姓氏),通纪,疆域志(经纬、气候、地质、地势、面积、山海、河渠、泉源、沿革、境界、会集、遗迹),营缮志(城坞、墩铺、坛庙寺观、桥梁、堤堰、坊表、园亭),民社志(氏族、户口、自治、风俗、歌谣、宗教、度量衡、物价表、方言),武备(军防、警务、团练),秩官志(历代封建表、职官列传),赋税志(储田赋、杂税、烟酒税、印花税、营业税、盐税、地方附捐税),教育志(学宫、学堂、学校、学田、教育行政、教育经费、学校教育、征举科贡表),实业志(商业、工业、农业、矿业、盐业、渔业、物产表),交通志(铁路、汽车路、县道、镇道、航路、邮务、电务),人物志(事功、儒林、高士、义行、耆寿、文学、武胄、孝友、忠烈、艺术、外徙、侨寓、烈女、释道),艺文志,金石志(金类、陶类、石类),杂稽。志首有序、凡例、目录,志末设跋。

较之明万历、清康熙、清乾隆《潍县志》和清光绪《潍县乡土志》四部志书,民国志稿内容变化较大。一是重视实业。在《实业志》中,用3万余字比较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清末至民国时期潍县在商业、工业、农业、矿业、盐业、渔业、物产等经济领域的发展变化,内容丰富充实,这是光绪乡土志里仅有36字(36字为:“士,一万二千四百余人。农,二十三万一千三百余人。工,九千八百余人。商,一万七千四百余人。”)的《实业》篇无法比拟的。严格地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业志”。其内容真实地展现了潍县于1906年开埠后经济发展壮大和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以《实业志》中《机制工厂统计表》所列载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机制工厂工业情况为例(此处不再附录原表,笔者以文字对原表主要内容作简明扼要叙述):潍县创办了铁工厂、铸铁厂、颜料厂、染织厂、面粉厂、火柴厂等一定规模的机制工厂企业34家,拥有职工1554人,资本总额达89.7万余元,年总产值达337.1万余元。这些内容为后人了解民国时期潍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二是重视对旧志内容上溯与补缺。民国志稿属续修志书,但“几等于创修,于旧志之缺略者,竭力补辑;其可存者,尽行采入。盖对旧志既不敢轻侮,亦不敢盲从也”。为此,增设了《通记》,采用编年体记载了潍县自尧至清上下数千年发生的大事要事,大自然的变故和人类社会兴亡盛衰的历史变迁一一呈现。三是重视男女平等。民国志稿不但把“节妇、烈女、烈妇、寿母、贤妇、孝女、贞女、才女”等内容放置于《人物志》中,而且旗帜鲜明地提出:“本志以列女为人物之一目,以符男女平等之义”,充分显示了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和思想的解放。四是更加重视科学。该志稿继光绪乡土志之后,同样没有设置“星野”和“玄枵图”,而在《疆域志》中记载了经纬、气候、地质等多与科技知识相关的内容,这表明民国时期人们对科学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五是重视记述新生事物。清末至民国时期,社会新生事物蓬勃兴起,该志稿对新式银行、新式学校以及电务、铁路等众多新生事物给予了较翔实记述。

民国潍县志稿除运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外,还注重运用照片。该志稿有照片190余幅,涉及古迹名胜、名人字画、名人遗像(画像)、粮食作物、金石拓片等诸多内容,例如:禹王台、太公堂、寒亭、汉公孙弘墓、十笏园等古迹名胜照片,郑燮怀潍县诗二首、康有为题十笏园诗、招子庸画竹等名人字画照片,郑燮像、曹鸿勋像、郭恩敷像等遗像(画像)照片,高粱、黍、谷子等粮食作物照片,汉洗、瓦当、泥封等金石拓片照片。

民国潍县志稿源于民国《潍县志》。民国十八年(1929年),内政部呈国民政府核准颁行《修志条例概要》,督促各地编写地方志。民国二十年(1931年),潍县县志局成立,开始编修民国志。民国潍县志稿由时任潍县县长王华安主持,教育局长高镜秋协助,聘请光绪进士陈蜚声任总纂,光绪举人、同盟会会员刘金第任副总纂,潍县著名文史学家丁锡田为采访部主任,另有陈达善、孙仙坡、杜佐宸、丁叔言等为编辑,郭鲁泉为缮写,丁次萱任总务。这些被聘者都是当时潍县富有学识的贤达名流。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已基本完稿,并陆续铅印样稿,却因抗日战争爆发而搁浅。1938年1月,日寇侵占潍县时,其党治、通纪、税赋、金石等四卷已印刷样稿。县城沦陷后,由丁锡田将部分印刷稿连同其他未印刷稿交给当时潍县群化小学校长杨质斋(曾经是丁锡田的学生)保管。另有部分印刷稿收藏于刊印该志的潍县和记印刷局。妥善处理后,丁锡田、陈蜚声、刘金第离开潍县去青岛、上海、北京等地避难。1940年,时任日伪莱潍道尹公署道尹的常之英委派道尹公署督学刘逊聪寻找民国志存稿并负责整理出版。刘逊聪找到存稿后,又聘请王信臣、陈孟吾以及曾任民国潍县志稿总务的丁次萱等人用一年多时间对其进行了校阅。但在刊印出版前整体删除了第一卷《党治》卷。《党治》卷被剔除,概因有关内容涉及日本侵占胶济铁路后的诸多暴行,又时值日伪统治时期,于政治上十分敏感之故。在删掉《党治》卷的同时,将——

明万历志、清康熙志、清乾隆志三部志书的序言和修志姓氏等内容组成《叙录》卷,代替《党治》卷置于各卷之首,《党治》卷外其他卷次和内容予以完整保留,以《潍县志稿》命名,常之英题签并作序,刘逊聪书跋,仍由潍县和记印刷局负责印刷,于民国三十年八月(1941年8月)正式出版面世,这就是现在见到的民国志稿。

编纂民国潍县志稿历时近七年,后又用一年多时间对民国志存稿进行校阅、整理,此过程总计约八年。而万历志“仅数月辄为成书”(只用了几个月就完成了志书),康熙志“甫阅月而功告竣”(刚刚经一个月就完成),乾隆志“三阅月而书成”(经三个月志书就完成),光绪乡土志编纂了约两年(自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十月)。由此可见,修纂民国志耗时最长。值得一提的是,对民国潍县志稿花费心血最多、贡献最大的当属采访部主任丁锡田。民国志于1931年开始编修时,总纂陈蜚声(1864-1945)已近70岁高龄,副总纂刘金第(1878-1952)业已年过半百,而丁锡田(1893-1941)时值38岁,正当壮年,编纂民国潍县志稿志书的重任主要由他担当。丁伟志(丁锡田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在《故乡的家事》中谈到民国志时说:“事实上是由父亲约集同仁们编成的”。在编纂民国志期间,丁锡田到处搜集资料,实地调研,广征博采,并对所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梳理,严格筛选,认真核实,去伪存真,精心辑录。为编写民国志,丁锡田可谓不辞劳苦,呕心沥血。
简介来源:潍城区史志办 作者:曲福刚

如遇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此资源下载价格为20积分立即购买
上百万部古籍尚待上架,添加客服微信/QQ:766556009-----可代找各种版本的县志、海外版孤本古籍
    资源下载
    下载价格20 积分
    上百万部古籍尚待上架,添加客服微信/QQ:766556009-----可代找各种版本的县志、海外版孤本古籍

    原文链接:https://www.gujishuku.com/975.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

    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