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柳边纪略
清杨宾撰,成书于康熙三十五至四十六年(1696—1707)之间或稍后。有木犀轩藏清抄本、道光间刊《昭代丛书》本、光绪间刊《仰视千七百二十九鹤斋丛书》本等,今有周诚望等校点本。五卷。书名中“柳边”者,即“插柳为边”,它是从清初顺治间开始分段修筑,至康熙陆续完成的一条柳条篱笆,用来禁止边内居民越过篱笆打猎,采参和放牧之用。《纪略》记述了清初盛京宁古塔、瑷珲三将军所辖地区即柳条边外的形势、山川、道里、卫所、官制、兵额、城堡、驿站、部落、寺庙、贡赋、物产、民情、风俗等。对于古迹所在,流人遭遇,尤为注意,从中可以看到东北地区的各种情况。《清史稿》说: “宾撰《柳边纪略》,述塞外事甚详。”《清史列传》亦说:“其书网罗巨细,足以订史书之谬,而补版图之缺。”实不过誉。
《柳边纪略》是一本东北历史地理类专著,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全书共有5卷,45000余字,洋洋洒洒,记述了东北地区的山川地理、官制兵额、驿站关隘、物产互市、民族风俗等情况。《清史稿》称:“《柳边纪略》述塞外事甚详。”《清史列传》称:“其书网罗巨细,足以订史书之谬,而补版图之缺。”梁启超先生说,此书“开创了边檄地理之研究”。
能为后人留下这样一部专著的杨宾,字可师,号耕夫,别号大瓢,生于顺治七年(1650年),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江南一带有名的布衣才子、书法家。杨宾一生著作颇丰,有《晞发堂诗集》《晞发堂文集》等近十种传世。他的著作绝大多数与金石书法有关,史地类作品仅《柳边纪略》一本。
杨宾写这本《柳边纪略》,纯属偶然。如果他的父母没有流放宁古塔,他的头脑里恐怕连“柳边”这个概念都没有。如果他没有历尽千辛万苦去宁古塔探望父母,东北山川是什么模样,他也不会知道,更谈不上写“纪略”了。
原文链接:https://www.gujishuku.com/5783.html,转载请注明出处~~~